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损失魏延 这事情对蜀汉损失大不大

 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北伐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  公元234年,诸葛亮率领蜀汉大军进行第五次北伐,当时诸葛亮屯兵于五丈原,与司马懿进行了一百多天的对峙,然而由于司马懿畏惧蜀汉的兵力而畏惧不出,不与诸葛亮交手,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成功拖死。在诸葛亮去世前,他为了避免蜀汉的军队在撤退时受到伤害,于是提前安排了后事,当时诸葛亮要求魏延断后,姜维其次,并把统帅之位交给了杨仪。然而魏延不满于诸葛亮的交代,他私自出兵,劫断蜀军退路,最终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所杀。也就是说,第五次北伐时,蜀汉不仅失去了丞相诸葛亮,也失去了大将魏延,不过魏延有谋反之意,那这件事对于蜀汉而言,损失大不大?

image.png

  事实上,魏延的死对于蜀汉而言,损失是非常大的。要知道魏延去世后,第五次北伐才算是彻底的崩塌。毕竟无论是《三国志》还是《魏略》,都记载着魏延是打算在诸葛亮去世之后继续北伐的,在《魏略》中甚至记载了诸葛亮最初是把兵权交给魏延的,只不过魏延后来被杨仪因为个人原因诛杀了罢了,就此,高级将领中再无一人提出要继续北伐。

image.png

  而实际上,当时的北伐确实没有任何的战略战术问题,两军对峙,蜀汉从未败过,屯田也非常顺利,后方也没有问题,也没有任何记载说诸葛亮不在时军心动荡,因此,当时的北伐确实是可以继续的,没准,当时的北伐还有可能取得胜利,然而当时姜维等人力主撤退,失去了蜀汉最后的机会。可以说,诸葛亮死后并不是第五次北伐的结束,魏延被杀了才称得上是。

  而且姜维主导汉中之后,改变了魏延时期确立的在汉中利用地形防守的方针,变成了更有攻击性的诱敌深入、意图防守反击的方针,而如此一来导致的直接结果,就是在魏灭蜀之战时,姜维和钟会大战于剑阁,而不是双方相持于汉中,给邓艾阴平偷渡提供了可能性,并且这个直接导致蜀汉亡国。如果魏延还在,应该是双方大战于汉中,蜀汉凭借天险死守,谁知道亡国不亡国。更何况在姜维时期,曾发生了高平陵之变这样的事情,魏延很有可会抓住时机再度北伐,就此取得突破性的进展,如此结果,自然比姜维北伐要好得多。

image.png

  笔者认为,魏延之死,直接影响到了蜀汉后来的发展,因此第五次北伐中魏延去世对蜀汉而言损失极大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98732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3-03-03
下一篇 2023-03-03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