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张飞的矛和关羽的刀其实根本不存在

三国演义》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是虚构的。为何这么说呢?

首先,考察中国历代兵器文献和实物,宋代之前没有出现过青龙偃月刀这样形制的武器,生活在元末明初的作者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一书中对兵器描述上是有历史局限的。关羽最有可能使用的兵器,和张飞一样,还是槊、铍或铩。也就是说被香港黑白两道每天拜祭的关公像,被现在的商家追捧拜祭的关公像,被明清关帝庙陈列的关帝像都是错误的形象。

历史上张飞的矛和关羽的刀其实根本不存在

再者,“青龙偃月刀”的叫法并不准确。吞刀口的动物叫睚眦,是传说中龙所生九子中的老二,嗜杀好斗,历来引用作刀剑吞口的造型。成语里的“睚眦必报”就是描述此子的性格。也就是说这种宋后才出现的长刀,科学的名称应该叫“睚眦吞口长刀”,“青龙偃月”可能只是为了衬托关羽的英勇忠义。

长矛历来是骑兵在马上冲刺突阵的第一兵器,秦兵马俑出土的长矛最长能达到7米。一丈八尺相当于现代的6米,这样的尺寸在明清时期偏长,但是在东汉魏晋时期是靠谱的。至于蛇形矛头,这就是纯粹演绎了。明清时期的确有蛇矛存世,但这样的造型使得矛头的穿刺功能大大受阻,不会是实战之器。明代《三关四镇志》记录的蛇枪也应为礼仪器。在《三国演义》所描述的东汉魏晋时期是没有蛇矛的,这一时期马上使用的长杆穿刺兵器,最有名的并非是枪,而是槊、铍和铩。

铩的刃长宽适中,铩刃的形制也与剑相似,铩的特色是有个非常夸张的青铜格,使得对方的兵器可以被挡住,不会顺着杆下来砍着己方的手。

作为猛将的张飞,最有可能使用的是槊,他当年单枪匹马在长坂坡前所持的兵器很可能是丈八长槊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110514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0-12-10
下一篇 2020-12-10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