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清腐败正的真正黑手是谁?醇亲王奕譞

晚清***腐败无能,政局动荡不安,很多人把其原因全部归咎于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的身上,这样的结论有失公允。很有可能腐败的幕后黑手并不是他们而是另有其人。下面,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。

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这一年是慈禧的六十大寿。按照中国的传统,逢旬寿时,即满十年的生日,往往比较隆重,尤其六十岁更具一种特殊的意义。因为在传统文化中,六十是一轮花甲,祝寿的规模超过以往,也属于情理之中。

晚清腐败正的真正黑手是谁?醇亲王奕譞

康熙和乾隆的六旬整寿都曾举办过规模浩大的“万寿庆典”活动,慈禧作为大清掌权时间仅此于康熙乾隆的统治者,办一次盛大隆重的六十庆典,并不算过分。可问题是正值国力衰微,内忧外患之时,如此摆谱显然是受到了质疑。

关于慈禧万寿节的经费来源后人认为主要有几个途径,其一,修建关东铁路的二百万两;其二,北洋舰队的军费;其三;各地官员的孝敬;其四;外国银行的贷款。

其实,慈禧这次是做了回冤大头。真正热衷于办一个奢侈生日、建一个奢华行宫的,是另有其人。

这个人就是光绪的亲爹醇亲王奕譞。主流观点认为,他为了迎合慈禧,不惜拿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,令北洋舰队成了“房奴”。

这一指控源自《翁同龢日记》,庆亲王与醇亲王见面,“深谈时局”,醇亲王请庆亲王转告翁同龢等,在为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问题上,要“谅其苦衷”,他的目的就是“以昆明湖易渤海,万寿山换滦阳也。”

严肃的史学论证认为,此“渤海”并非北洋舰队活跃的渤海区域,而与下句中的“滦阳”一样,指代的是塞上行宫“白海”,其意思也就是让慈禧就近在京郊附近修园林,而不是如同祖宗们那样跑到更为遥远的塞上去建行宫。

更为关键的是,为北洋舰队预留的经费,是根据收支平衡的基础做出的国家预算,众目睽睽之下,根本没有截留的余地。为修建颐和园筹集的260万两白银,虽然名为“海军军费”,却并非来自财政拨款,而是各省督抚们的私人“报效”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98357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0-09-04
下一篇 2020-09-04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