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钦陵:吐蕃的一代名将,曾杀掉唐朝三位猛将

 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论钦陵。

  唐高宗时期,吐蕃有一位名将,名叫论钦陵(噶尔·钦陵),他执掌吐蕃军政大权时,曾率军击败薛仁贵,令唐朝畏惧三十多年。到唐德宗时期,吐蕃又出现一位名将,此人善于谋划,让唐朝吃了不少苦头,堪称是吐蕃最狡猾的名将,他就是尚结赞!

image.png

  尚结赞出身吐蕃最显赫的那囊氏家族,家族成员历任高官,一直参与吐蕃国政。作为将领,尚结赞参与了许多重要军事行动,比如763年攻陷长安之战。后来尚结赞出任吐蕃次相,到782年,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任命其为大相,执掌吐蕃国政。

  尚结赞执政之初,与唐朝的关系趋于缓和,在782年至786年间,吐蕃与唐朝没有发生军事冲突。在尚结赞的谋划下,吐蕃与唐朝先后进行两次会盟,即清水会盟、奉天会盟,双方总结历史,重新划分疆界,表明了今后要和睦相处的愿望。

image.png

  783年,唐朝爆发了朱泚之乱,唐德宗仓皇逃出长安,唐朝统治岌岌可危。唐德宗向吐蕃求助,尚结赞也主动“请出兵助唐收复京师”。在后来的武亭川之战,两万吐蕃精兵助战,叛军被杀死万余人。此后尚结赞多次要求与唐军约定日期,收复长安,但因天气炎热,吐蕃军队被迫撤退。

  起初,唐德宗为尽快平定叛乱,曾经许诺如果吐蕃参战,将把西北大片领土交给吐蕃。武亭川之战后,吐蕃求地,结果唐朝毁约,引起了吐蕃的强烈不满,两个政权的关系再度紧张,剑拔弩张。786年,“吐蕃尚结赞大举寇泾、陇、邠、宁,掠人畜,芟禾稼,西鄙骚然”。

  不过此时唐朝名将如云,吐蕃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。尚结赞意识到,“唐之良将,李晟、马燧、浑瑊而已,当以计去之。”于是,尚结赞精心设计了一套反间计额,用一石三鸟的方式,除掉了当时唐朝最厉害的三位名将。首先,尚结赞假意求和,分化唐朝内部。

  当时,功高震主的李晟坚决反对与吐蕃议和,结果遭到唐德宗的猜忌,被削去兵权。接着,尚结赞策划“平凉劫盟”,欺骗唐朝说要会盟,结果出尔反尔,抓住不少唐朝将领,其中包括马燧的侄子。事后,吐蕃故意放走马燧的侄子,这引起了唐德宗的警惕,因为马燧是力主会盟的。

  此后,马燧也被唐德宗弃用,失去兵权。而在“平凉劫盟”中死里逃生的浑瑊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,不再得到重用。至此,唐朝三位名将都被吐蕃用反间计的形式除掉,虽然没有被杀,但已经无法得到皇帝的重用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169004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0-12-10
下一篇 2020-12-10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