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媒体 戊戌变法失败就在于没有广泛群众基础

《日本新华侨报》:在面对欧美列强的侵略,社会濒临瓦解的情况下,中日两国都分别采取了行动,进行改革。但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,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。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?

横山宏章:一个成功一个失败,主要原因取决于采取的是从上往下的变法,还是从下往上的改革。明治维新是从下往上的,而戊戌变法是从上往下的。

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,主要实行了三方面的改革。第一是立宪议会制度,第二是殖产兴业政策,第三是导入义务教育。在这三方面里,最重点进行的就是培养人才,教育立国。因为国家要发展工业,就必须有些会技术的人才,还要让每个参与工业的人都有一种新的意识,自己是在为国家富强而工作。

日本媒体 戊戌变法失败就在于没有广泛群众基础

以前日本也分阶层的,但明治维新的义务教育把所有的孩子都从劳动中解放了出来,让所有的孩子都读书,有写字、识字的能力和会算术的能力。日本在推行义务教育的时候,甚至用上了警察。因为农村都会希望年轻力壮的小孩子到地里干活,而不是去学校读书。但如果你不让孩子读书,警察就会去你家把你抓起来,就是这样强行推广教育的,渗透、贯彻到了家家户户。

这种教育改革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支持,国民们开始自发地掀起草根运动,各地甚至出现了会写字的农民自己制订国家宪法的事情。这就证明当时农民的意识,已经高到了这个程度。

明治***不是萨摩藩和长州藩建立的政权,而是日本国民在一种危机意识,共同努力的结果。开设国会、地方议会,也是来自民间的要求,而不是伊藤博文等权力者自己的判断。当议会制度成立,政党竞争政治实现后,执政党与在野党进行了激烈的论战,论战内容在报纸上公开,让全体国民都对此产生关注。报道中还允许出现批评***、批评对外战争的言论。

但中国的戊戌变法呢,是抱有危机意识的康有为等一部分知识分子,想借光绪帝的名义,通过光绪帝的权力来实行变法,而不是集合国民的力量。他们的变法缺乏底层民众的支持,所以最终被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所利用,以失败告终。

还有一个根本原因,就是实行能力的不同。其实,康有为在进行变法的时候,也跟日本一样,想推行全民义务教育,让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有书读。但他推行得不够彻底,所以直到1915年,陈独秀还要为提高国民识字率而进行新文化运动、白话运动。在戊戌变法失败后,孙中山在中国领导了辛亥革命。但说到底,辛亥革命也是留学生等一部分知识分子的革命运动,不是自下而上型的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156594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2-01-22
下一篇 2022-01-22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