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将领如何防止军队的士兵因不满情绪闹事

明朝嘉靖年间,倭寇在沿海发难,朝廷官兵一时兵力不够用,于是征发地方的土司官兵参加平倭战役,支援倭患最严重的苏州一带。仗打完了,就说到犒劳,偏偏苏州官员是个慢性子,关于犒劳的具体金额在慢慢计算当中,耽误了很长时间,各路土司士兵很不满,吵吵嚷嚷起来,“吴总臣计犒逾时,众大噪”,眼看着可能发生兵乱。在这个危机关头,有人推荐松江府专管刑狱的吴时来负责接待这些土司兵将。吴时来不是一般人,七岁的时候就被人称为神童,长大后中进士,任松江府推官,在军事组织方面很有一套。

吴时来接手这件棘手的事情后,带兵来到松江,在福田寺外立下营寨,然后宣布,你们要领赏可以,但如果想在最短时间内领到犒赏,就必须规规矩矩地一个个坐船来领赏。士兵们就按照番号分坐船只,在吴时来手下的引导下,分批进入吴时来的营寨,按顺序领取赏金,“令土官以兵至者,各署部伍,舟人导之入,以次受犒”。而且吴时来做事很公正,赏金分发平均,不给人留下把柄。果然,此事平安结束,没什么意外。

吴时来的巧妙之处,在于先用相当的兵力来维持秩序,立下营寨,给想闹事的士兵一个震慑。然后,将领赏的士兵分船装载,实际上就等于将对方分开成一个个分散的单位,使之没有聚在一起闹事的机会。当然,最关键的是分配公平,不给对方闹事的借口。而对于土司官兵中个别坚持闹事的头目,吴时来则派人用好言好语接近他们,等到他们放松警惕之后,就将他们抓起来绳之以法。

明朝将领如何防止军队的士兵因不满情绪闹事

吴时来在抗倭战场上虽然名气不如戚继光和俞大猷,但其实还是很有作为的。他在松江抗倭,屡有战功,“在松御倭,历有奇绩”。公元1554年,倭寇很猖獗,老百姓想进入松江府避难,松江府官员不愿意百姓进来,吴时来则打开城门放百姓入城,并妥善安置他们。第二年四月,倭寇大举攻城,雪上加霜的是,因为大雨,松江府西南面城墙崩塌,“雨甚,城崩西南隅十余丈”,在这危机时刻,吴时来干脆命令撤掉防御工事,自己率领弓弩手守在各个关口,用箭射击敌军,其他人担心没有工事,倭寇会轻易攻入,吴时来却说:“不用担心,这么大的雨和泥泞,倭寇登不上来。”后来,果然如吴时来所言,倭寇没能进城,又被吴时来的弓弩手射杀得死伤惨重,狼狈撤退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147247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1-01-09
下一篇 2021-01-09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