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内阁争斗激烈,为何张居正上任后争斗就消失了?(明朝大臣张居正)

 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何张居正上任后内阁争斗就消失了?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。

  明朝没有宰相,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责,位高权重。但是,内阁的争斗也是非常激烈、持久的。一直到明朝灭亡,内阁的争斗都没有停止。

  不过,在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期间,内阁较为平静,那些无休无止的斗争突然消失了。

  张居正是怎么做到的?

image.png

  明朝的内阁争斗,大致可以分为两类。一是内阁与宦官的争斗,二是内阁内部的争斗。我们分头来说。

  先看内阁与宦官的争斗。

  宦官即俗称的太监。明朝成立之初,朱元璋对宦官进行严格管理,明确表示不允许宦官干政。可到了明成祖朱棣之后,宦官逐渐受到重用,地位越来越高,权力越来越大。宦官掌控了东厂和西厂,并掌理奏章,一度还拥有了批红权。这就意味着,宦官已经成为了皇权的代表。

image.png

  宦官的崛起,不可避免地与内阁发生争权夺利。在张居正之前的几任内阁首辅,都曾经想把掌理奏章的大权收回到内阁,但都失败了。

  张居正的做法是,尽量维系与宦官的良好关系,不与他们争权夺利——这注定会失败。

  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,宦官头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。冯保受到万历皇帝和李太后的信任,在皇宫中炙手可热。张居正对冯保百般巴结,送了他不少宝物。冯保耗费巨资给自己修建生祠后,张居正亲笔写了一篇《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公预作寿藏记》送给冯保,这篇文章里的语句有多肉麻,大家可以自行体会。

image.png

  冯保不是傻子,张居正的曲意迎合,他能看不出来吗?冯保投桃报李,对张居正的施政措施,全力支持,一路绿灯。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“—条鞭法”,牵涉非常广,而且涉及到许多权贵的利益,难度不下于北宋名臣王安石的改革。可有了冯保的保驾护航,“一条鞭法”得到了推行,让明朝的财政状况有所好转。

  再看内阁内部的争斗。

  明朝时期的文人大臣,虽然手无缚鸡之力,可每一个都很彪悍。1499年8月23日,一帮文人大臣可是在朝堂之下,当着未来的皇帝朱祁钰,活活打死了太监王振的亲信锦衣卫指挥马顺,以及宦官毛贵和王长随。

image.png

  内阁内部的争斗,更加凶险,深不可测。精明能干如夏言、徐阶、高拱等,都栽倒在内阁内部的争斗里;就连权倾一时的严嵩,哪怕斗倒了夏言,自己也没有好下场。

  张居正在出任内阁首辅之前,就曾经卷入过内阁内部的争斗,领略过这种争斗的可怕。因此,他采取了一种策略,就是将与自己性格相似的强势人物,拒绝于内阁之外。他所吸纳进内阁的人,都是性格温和,忠厚老实的大臣,如吕调阳、张四维、马自强、申时行等人。

image.png

  张居正当政时,官员队伍里面涌现了一个叫海瑞的人物。海瑞为官清正廉洁,为人刚直不阿,办事能力极强。他们的执政理念也有许多相似之处,如果张居正将他吸纳进内阁,必然会成为张居正的得力助手。

  海瑞也曾经给张居正写信,委婉地表示要为国效力。可是,张居正回复:“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。公骤而矫以绳墨,宜其不堪也,讹言沸腾,听者惶惑。仆谬忝钧轴,得参与庙堂之末议,而不能为朝廷奖奉法之臣,催浮淫之议,有深愧焉。”

image.png

  就这样,张居正把海瑞拒之门外,终生没有重用。

  岂止是海瑞,张居正连自己的恩师徐阶都不愿意重新启用,就是怕徐阶回到内阁后,与自己抢夺内阁首辅的位置。

  在张居正的强力主导下,内阁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状态,殊为难得。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闪电博客-科普知识-常识技巧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tuosiweiyingxiao.cn/post/116345.html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@qq.com,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

上一篇 2021-07-19
下一篇 2021-07-19

相关推荐